要强化各产业板块经营管理,切实抓好安全环保工作,推进依法治企。
在中国,虽然电缆产品标准中都规定了导体允许的长期工作温度,以确保电缆的绝缘水平,但在南方亚热带和热带地区,直埋敷设电力电缆的绝缘电阻下降数值,比在北方温带和寒带地区下降数值大得多。于是,广东电网公司从2009年起的电力电缆招标中,规定防蚁电缆必须通过蚁巢法试验,电缆试样的被蛀蚀状况必须要达到I级水平。
电缆的敷设环境温度对绝缘电阻也有很大影响。只有电缆材料制造厂、电缆制造厂和电缆施工既用户单位密切配合,各司其责,才能不断提高电缆质量,保证供电线路安全。适合霉菌生长的相对湿度为80%~90%,而当相对湿度超过95%时,是霉菌生长最为旺盛的条件。另外,由山东华能线缆有限公司牵头制定的国家标准《防鼠和防蚁电线电缆通则》,已于2016年3月19日召开了编制工作启动会,不久我国即可拥有正式的防鼠防蚁电缆产品标准。绝缘电阻、体积电阻率、介电强度下降,引起漏电,甚至绝缘击穿。
这些都会导致发生电缆机械损伤。4)自然损伤:由气候过于湿热、气温过高、湿度过大、台风、地震等自然现象引起的电缆损伤,即所谓的不可抗拒力损伤。煤炭和电力是贵州传统优势支柱产业,2015年增加值为1049亿元、占全省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的30%,其中煤炭、电力工业增加值分别为685亿元、364亿元,对工业增长贡献率为16.9%、4.7%,是全省经济稳定增长的重要支撑。
秦如培说,推进煤炭电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是补齐能源基础设施短板的重要机遇进一步落实大数据等新兴产业电价优惠政策,利用电价优势加大招商引资力度。2015年,煤炭产、销量同比下降6.2%和3.5%,行业负债率高达69.3%;统调火电机组利用小时数4043小时,供电煤耗较全国平均水平高12克标煤/千瓦时。2015年贵州居民、商业、农业生产用电同比分别增长8.8%、14.1%和18.2%。
煤炭供给侧改革:关矿井降成本调结构贵州省发展和改革委副主任、贵州省能源局局长张应伟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说,贵州煤炭行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目标主要有化解过剩产能、降低企业管理成本减轻企业负担、调整煤炭行业产业结构、提高煤炭行业效益等四大目标。从2016年开始,力争用3年时间安置国有企业职工2万人,其中省属国有煤矿企业退出职工1.21万人。
要进一步优化煤炭产品结构,提升煤炭高端供给水平,鼓励开展煤炭深加工,加快发展煤炭洗选加工。张应伟说,贵州煤炭资源由于赋存条件差、灾害多、技术装备落后、管理水平较差,导致成本高、竞争力弱,贵州将加快煤矿机械化改造实现减人增效。受资源禀赋限制,贵州煤炭电力行业虽经多次整合重组,但发展方式仍然较为粗放,30万吨规模以下煤矿数量占全省的63.3%,煤矿瓦斯抽采利用率不足35%、煤矸石综合利用率低于60%。同时,贵州将督促煤矿主体企业建立健全现代企业管理制度,转变传统的粗放管理模式,向管理要效益。
支持重点煤炭生产企业有序发展煤化工产业,重点发展以煤制烯烃、天然气、乙二醇等现代煤化工产业。秦如培说,推进煤炭电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是促进产业转型升级的迫切需要。张应伟说,贵州大型煤炭企业、煤矿占比偏低,产品结构单一,产业链条较短,仍未形成煤电联营和煤电加下游企业一体化的产业集群,抗风险能力较差。各地、各部门要加快推进贵州省委、省政府出台的关于降电价的系列措施,在输配电价平均每千瓦时降低0.0166元、大工业用电价平均每千瓦时降低0.12元的基础上,逐步减少发用电计划,逐年提高市场化交易比例,力争早日使市场化交易电量比例达到60%以上,大工业用电全部实行直接交易。
到2020年底,全省符合条件的生产煤矿全部实现机械化采煤。为此,贵州将把降电价作为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突破口,改革实施以来,取得明显成效,用电量水平稳步上升,企业成本明显下降,电力市场化程度提高,企业转型加快。
到2020年,煤矿单井规模不低于30万吨/年,煤矿主体企业规模达到300万吨/年以上,其中:规模3000万吨/年以上的主体企业2家,500万吨/年以上的主体企业10家。同时,抓紧完善降低大工业用电成本的配套措施,不断完善电力直接交易政策,稳定和刺激省内电力市场,力争全年电力直接交易合同履约率达到90%以上,对达不到要求的企业,取消本年度电力交易资格。
电力装机中非水可再生能源发电装机占比偏低,煤电清洁高效机组较少,60万千瓦级煤电机组容量仅占53.6%,必须通过推进煤炭电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淘汰关闭落后产能,加快技术升级改造,提高清洁发电机组比重,提高煤炭资源综合利用水平,牢牢守住天蓝、山绿、水清、地洁四条生态底线。煤炭和电力是贵州传统优势支柱产业,2015年增加值为1049亿元、占全省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的30%,其中煤炭、电力工业增加值分别为685亿元、364亿元,对工业增长贡献率为16.9%、4.7%,是全省经济稳定增长的重要支撑。为此,贵州将大力支持重点煤炭生产企业有序发展煤化工产业,以毕水兴煤炭资源富集区为依托重点打造一批现代煤化工产业基地,大力推广先采气后采煤和充填开采等技术,推动煤炭、煤层气企业对矿业权重叠区域采取兼并、重组和合作等方式,加快推进开发数字矿山信息平台、薄煤层及中厚煤层智能化工作面开采技术、大倾角煤层综合机械化安全高效开采技术、煤炭地下气化实验、煤层气地面抽采等科技攻关示范项目,提高综合开发利用水平。为此,贵州将把煤电装机作为电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约束性指标严格控制,确保煤电装机控制在3800万千瓦。要加强通道能力建设,加快金州变电站站内配串方案前期工作,积极争取国家电网支持,加快推进毕节华润煤电送重庆专用输电通道及威宁变至奢香变、奢香变至鸭溪变、诗乡变至碧江变、兴仁换至独山变等500千伏线路工程,不断完善贵州西电东送、外送周边和省内500千伏线路南、北两大输电通道等电力基础设施。煤炭电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势在必行贵州省委常委、常务副省长秦如培在接受记者采访时指出,贵州全面推进煤炭电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面临着五个方面的重要性和迫切性。
贵州省政府把降低大工业电价作为降低工业企业成本的牛鼻子,大工业用电价平均下降0.12元/千瓦时,截至5月底已减少企业电费支出16亿元。秦如培说,推进煤炭电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是推动能源优势转变为经济优势的内在要求。
贵州煤炭行业面临产能过剩、产品结构单一、成本高、亏损面大等突出问题,电力行业存在火电机组利用小时数下降、节能减排任务重、新能源总量小等突出矛盾。到2020年,煤矿高浓度瓦斯抽采利用率达到65%,煤矸石综合利用率达到75%,矿井水全部实现达标排放。
面对煤炭电力企业盈利能力减弱、上缴税收减少,行业风险上升等新情况新问题,必须依靠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激发能源行业动力活力,促进煤炭电力保持合理增速,继续发挥稳增长的主力军作用。2016年前制定完成国有煤炭企业改革方案,大力实施减层缩链、减人提效。
电力供给侧改革:控总量降电价补短板贵州省发展和改革委副主任、贵州省能源局局长张应伟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说,贵州电力行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目标主要有严格控制总量、全面落实降电价措施、大力推进能源多元化、补齐基础设施短板等四大目标。根据电力电量平衡测算,贵州十三五煤电装机增长空间只有988万千瓦,但全省在建和核准煤电规模已达2288万千瓦,远远超过十三五时期的电力需求。要解决这些问题,必须加快推进煤炭电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实现发展方式、发展要素、产业分工、产业结构有效转变,努力形成贵州能源特色供给体系。十三五期间,要完成792万千瓦机组超低排放改造和1650万千瓦机组节能升级改造任务,关闭淘汰煤电产能114万千瓦;新增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装机600万千瓦以上。
同时严格控制新增产能,从2016年起,3年内原则上停止审批新建煤矿项目、新增产能的技术改造项目和产能核增项目。目标是,到2017年底,全省大型煤矿采煤机械化程度达到100%,中型煤矿采煤机械化程度超过80%,小型煤矿采煤机械化程度超过50%。
要找准转型发展方向,围绕延链补链,加快发展新技术、新产品、新业态,走突出主业、相关多元、循环低碳发展之路。张应伟说,煤炭产能过剩是当前煤炭行业的主要矛盾,贵州按照市场倒逼、企业主体、政府支持的原则和依法淘汰关闭一批、重组整合一批、减量置换退出一批、依法依规核减一批、延缓开采或通过市场机制淘汰一批的要求,从2016年起,用3至5年的时间,关闭退出煤矿510处、压减煤矿产能7000万吨以上;到2020年全省煤矿总数减少到750处,产量控制在2亿吨左右。
秦如培说,推进煤炭电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是补齐能源基础设施短板的重要机遇。张应伟说,贵州是全国电力体制改革综合试点省份,贵州省委、省政府提出了使贵州大工业用电价格成为全国最低的省份之一的要求。
贵州必须抢抓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历史性机遇,补齐能源基础设施建设短板,打通能源发展最后一公里,提升能源普遍服务能力。张应伟说,当前全国煤炭产能严重过剩,贵州煤炭企业要走出困境,实现增效,关键在于提高产品附加值。秦如培说,推进煤炭电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是加强生态文明建设的必然选择。在建煤矿项目则按一定比例与淘汰落后产能和化解过剩产能挂钩,完成淘汰落后产能和化解过剩产能任务后方可投产。
贵州这一改革目标确定,从2016年6月开始,全省用3到5年时间,煤炭行业关闭退出煤矿510处、压减产能7000万吨,电力行业完成煤电机组超低排放改造792万千瓦、节能升级改造1650万千瓦。支持国有煤矿企业发展新产业、新业态等,为传统煤炭产业减少富余人员、拓展新的就业渠道。
确需新建的煤矿一律实行减量置换。贵州将加快培育壮大煤矿主体企业,巩固现有煤矿企业兼并重组工作成果,继续推动主体煤矿企业强强联合、做大做强,支持具有资金、技术、管理优势的大型化工、建材、电力等企业跨地区、跨行业、跨所有制控股、参股煤矿主体企业。
张应伟说,贵州能源具有水火互济的优势,在电力行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中,贵州将大力推进能源多元化发展,一方面加快传统能源产业升级改造,在十三五期间完成792万千瓦机组超低排放改造和1650万千瓦机组节能升级改造任务,关闭淘汰煤电产能114万千瓦,对改造后供电煤耗仍达不到国家能耗标准和污染物排放达不到国家环保要求且不实施节能减排改造的煤电机组实施关停,积极支持有条件的煤电企业通过上大压小,在贵州建设60万千瓦级乃至100万千瓦级超超临界示范机组;另一方面,积极发展新能源产业,大力发展农村小水电,促进风电与观光旅游综合开发,利用荒山、荒坡、废弃矿山等建设光伏电站,进一步优化电力结构,到2020年,水电、风电、光伏发电、瓦斯和生物质能发电装机分别力争达到2200万千瓦、600万千瓦、200万千瓦、100万千瓦。紧紧抓住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重要窗口期,降低省内用电成本,促进工业企业多用电、电力企业多发电、煤炭企业多卖煤,打通煤-电-用产业链,探索建立跨省跨区交易机制,提高外送电量,才能真正将能源资源优势转化为经济发展优势。
上一篇:Flex 六、其他内容
下一篇:没有了!
Copyright (c) 2018! XML地图SMS接码-实卡接码平台html地图